党建引领

理论学习
党的建设
党风廉政
纪检监察
两优一先

分公司第六党支部优秀党员先进事迹(郝亚菲)

2025-07-08 10:56   作者:宣大分公司

郝亚菲同志现任宣大分公司总部第六党支部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。从东城收费站办公室科员成长为分公司党务工作者,数年的基层党务工作经历,让她深刻体会到党建工作的责任与价值。无论是扎根一线收费站,还是服务分公司党建大局,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,将党的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,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党务工作者的初心与担当。

一、扎根基层沃土,筑牢收费站党建阵地

2013年,郝亚菲同志以办公室科员身份入职东城收费站,并兼任党支部相关工作。当时,基层党建工作面临业务任务繁重、党员分布零散等现实挑战。为破解困局,她积极探索“党建+窗口服务”深度融合模式,修订完善《党员示范岗服务标准》,将文明服务规范、应急事件处置等业务要求纳入党员考核体系,构建起“党建引领、业务赋能”的考评机制。同时,创新设立“党员责任区”,按照收费车道、后勤保障等不同业务板块进行精准划分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带动全体员工严格落实服务标准,推动基层党建与窗口服务同频共振、互促共进。

二、深耕基层宣传沃土,奏响党建强音

作为基层宣传工作的“急先锋”,郝亚菲同志始终将创新理论传播作为重要使命。针对传统学习模式内容枯燥、形式单一的痛点,她充分挖掘收费站宣传栏、内部工作群等宣传阵地潜力,创新推出“三分钟微党课”“班前一刻钟学习”等特色学习模式。通过提炼党的创新理论要点,制作成简明扼要的图文课件、生动有趣的短视频,利用收费员交接班、岗前准备等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。同时,结合收费窗口服务实际,将党的惠民政策、行业服务规范等内容融入日常工作场景,以通俗易懂的语言、鲜活生动的案例进行宣讲,让理论学习更接地气、更有温度,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
三、筑牢纪检防线,护航清廉交通新征程

在廉政教育创新方面,郝亚菲同志积极探索“沉浸式”教育模式。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,选取高速行业典型案例开展“以案说纪”专题研讨,通过情景还原、互动剖析等形式,引导职工深刻认识违纪违法危害。同时建立“廉洁微课堂”,利用班前会、交接班等碎片化时间开展纪律宣讲,让廉洁教育融入日常、抓在经常。

四、进阶突破:在分公司拓展党建新局

2024年,郝亚菲同志调任宣大分公司总部第六党支部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。在分公司领导的带领下,她积极投身分公司党建品牌建设工作,以“宣心逐梦 大道畅行”为核心,通过“理念凝练—体系构建—载体创新—成果深化”全链条推进,实现党建品牌从构思到落地的系统化完善。

在理论学习方面,针对分公司党员工作繁忙、集中学习时间有限的特点,她将传统培训化整为零。除了组织专题讲座、交流研讨等集中学习外,还利用碎片时间开设“碎片课堂”,每次聚焦一个理论要点展开讲解;建立线上学习打卡群,定期分享政策解读文章、微视频,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,让理论学习更贴合岗位需求。

在党组织建设工作中,郝亚菲同志深知“三会一课”是凝聚党员力量的关键载体。为破解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难题,她通过线上问卷、个别访谈等方式,精准收集党员关注的热点话题,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分公司业务发展深度融合。

在组织生活会提质增效方面,她着力构建“会前-会中-会后”全链条管理机制。会前开展“一对一”谈心谈话,重点围绕思想动态、工作难点、作风建设等内容;会中通过“问题清单+整改承诺”模式,引导党员开门见山查摆问题,开展有“辣味”的批评与自我批评;会后建立整改台账,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,定期跟踪整改进度并在支部大会上公开通报。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规范,党员之间的凝聚力显著增强,形成了互帮互助、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。

作为纪检委员,郝亚菲同志深知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在于贴近实际。在每月主题党日、支委会等活动中,通过“案例剖析+岗位反思”的互动模式,让纪律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思考,推动廉洁意识融入日常工作细节,真正将纪律规矩转化为党员的行为自觉。

十年时光流转,初心未曾改易。从东城收费站的一线岗位到分公司总部的新平台,工作场景在变、职责范围在扩,但郝亚菲同志对党建工作的热忱始终如一。这些年,她在服务司乘的窗口前践行使命,在破解难题的探索中积累经验,每一次尝试、每一份付出,都让她对党务工作者的身份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
未来的日子里,郝亚菲同志仍会保持这份对工作的敬畏与热爱,把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豁达和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担当融入日常。继续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实践中钻研创新,在理论宣传的阵地上用心耕耘,在纪律监督的岗位上坚守原则。她相信,只要脚踏实地、持之以恒,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,为交通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
媒体矩阵

宣大分公司微信公众号

宣大分公司快手号

宣大分公司抖音号